浙江大学“求是材料科学论坛”第三十一讲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系列学术报告会顺利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审核:研究生会 作者:黄涛终审:发布时间:2014-10-17浏览次数:3727

20141016日下午,浙江大学“求是材料科学论坛”第三十一讲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系列学术报告会在浙江大学外经贸楼614室顺利举行。此次论坛的报告人为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张华博士、范洪金博士及于霆博士,同时材料学院院长韩高荣、副院长吴勇军、金属所所长涂江平以及部分学院的老师出席了此次论坛,本次论坛由吴勇军副院长主持。

范洪金博士在做报告

首先作报告的是范洪金博士,范洪金博士现为南洋理工大学的副教授,于1999年获得吉林大学学士学位,2003年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其后分别在德国马普研究所和英国剑桥大学任博士后研究员。范洪金博士目前主要从事氧化物纳米材料在光解水和电池方面的应用研究。范博士系统地介绍了他们团队的研究成果,并展示了他们在三维石墨烯泡沫上生成的氧化钒和氧化铜纳米棒。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其的电化学性能,在纳米棒表面涂覆一层薄的导电聚合物或纳米碳粉末,通过以上改进以及新技术的应用,锂离子和钠离子电池的电极都表现出极大的性能改观,比如能在数分钟内快速充电或者快速放电,同时表现出超高的循环稳定性。最后范博士用两句话结束了他的报告,首先是“珠联璧合”,其次就是“距离产生美”。

张华博士在做报告

接下来作报告的是张华博士,张华博士于1998年获得北京大学博士学位,现在任职于南洋理工大学,张华教授主要从事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传感、清洁能源等方向的应用研究。报告开始前,张教授结合自身的研究生生活,给了在座的同学们做科研的一些建议,他希望同学们调整好心态,努力发现自己的研究兴趣所在。报告中,张教授主要总结了他们课题组近期在二维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以及应用等方面所取得成果。具体介绍了其课题组合成的以石墨烯为基础的复合材料、HCP构型的Au纳米结构的氧化石墨烯等成果。

于霆博士在做报告

最后作报告的是于霆博士,于霆博士现为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于199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2003年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纳米碳材料,纳米金属氧化物,二维材料的生长、表征以及新能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于霆教授在报告中谈到了他们课题组关于石墨烯光学性质的最新发现,同时还讨论了石墨烯作为能量储存用途拥有巨大潜力的可能性。

三位报告人在报告结束后,一一回答了现场老师及同学们的提问,由于时间的限制,下午四点半,论坛在学生们的掌声中宣告圆满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