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古都非遗文化,深入了解实践背景――浙江大学材料学院赴西安及周边地区社会实践团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审核:lwp终审:发布时间:2016-08-17浏览次数:504

我们一行人首先来到了西安市的非物质在八月初旬,浙江大学材料学院的11位同学走访了西安市非遗中心、西安市文化馆以及陕西省博物馆等文化单位并采访了相关的工作人员,来探寻古都西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以及保护措施。
文化中心,向工作人员表明来意之后。我们先参观了西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吸引人的眼球的是一些剪纸的艺术,充分展现了西安的浓重民族文化特色。其中泥塑群出现也令人叹为观止。大型的泥塑雕像栩栩如生的展现了西安当地人民赶集,过节,看戏剧表演的盛大场面。虽然仅仅是用灰色的泥土制成的,但是还是十分的动人。这让我们都联想到了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中描写的泥人张的传神的捏泥人的手法。看来在政府的保护之中这种历史文化还没有流失。
 
了解长安文化
第二天,我们也去探访了陕西省的博物馆。从史前文明的文物一直到唐宋时代的文化。特别是到了汉以后,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丰富的馆藏品展示了那个时代特别灿烂的文化。特别是唐代的唐三彩的文化,其工艺的精美让身处现代文明也自叹不如。在博物馆之中,我们了解到,西安作为十三朝的首都,沉淀了许多的历史底蕴。特别是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让长安的文化与多种文化交融,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张骞出使西域图
接下来我们也参观了西安市里面其他的一些博物馆文化馆,体会到了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和遗留下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我们对一些参与非遗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进一步了解西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丝绸之路
我们在采访长安区文化馆非遗部的雷琳毅和西安非遗中心的王志主任的时候,进一步的了解到了政府对非遗的保护措施。一般先要把这个非遗保护下来,然后考虑非遗项目的传承问题以及如何实现产业化,带来经济效益。目前政府开始逐渐重视文化的作用,开始尊重文化和历史名人。因此非遗的保护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目前对于非遗的保护也是不断处于探索的过程之中,虽然会碰到很多困难比如非遗传承人逐渐呈现老龄化,很多年轻人因为手艺赚钱困难不愿意传承宁可外出打工等等,政府也在做一定的保护工作例如进行非遗项目补贴来为留住这些手艺。
 
采访雷主任
在这几天的社会实践之中,我们对于西安的历史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一带一路非物质文化历史遗产有了一定的背景了解,为我们后面的社会实践做了一定的铺垫。
 
非遗成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