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咽喉,大漠敦煌 --浙江大学赴西安敦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审核:lwp终审:发布时间:2016-08-27浏览次数:810

     敦煌一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是陆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她一头连着汉唐盛世,一头连着西方文明,一头连着长安城,一头连着波斯湾。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敦煌再次成为东西方关注的焦点。为了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地调查敦煌与丝路文化的联系,以及调研丝绸之路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材料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人来到了丝路咽喉之地敦煌。

敦煌博物馆—荟萃千年的辉煌

为了更好了解敦煌的历史,我们首先来到了敦煌博物馆。通过博物馆的参观,我们更深刻地领略了敦煌这个城市以及这一段历史变迁。作为中西方文明桥梁的敦煌城,曾经极尽繁华,享誉中外,是一座华戎交汇的大都市。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来,敦煌就步入了历史的舞台并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博物馆的不同展厅陈列着各个时代的文物以及那一段历史,向世人彰显着它曾经的辉煌。在参观通道的拐角处陈列了几个雕塑,如张骞、班超,他们无一不对敦煌,对丝绸之路,对中西方得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博物馆中也展示了敦煌城近代以来的变迁以及城市规划图,这是而今敦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也是丝绸之路重返辉煌之际敦煌城的发展道路的自信。

 

莫高窟游客与讲解员采访每个人心中的敦煌梦

来参观莫高窟的游客络绎不绝,每位游客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敦煌梦。为了解国人以及慕名前来的外国游客对丝路文化以及敦煌的了解,我们对莫高窟景区的游客们进行了实地采访。他们当中有刚学完历史的高中生,因为上课的时候老师给他讲过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我们看历史,能够据过去以推知未来”!他想从去历史的尘埃中寻找现代科技的线索和答案,从散落破碎的惨书片瓦中感悟古人的情操和理念。也有从国外慕名而来的游客,对中国文化的喜爱,跨越重洋来到敦煌,由于当时他还未参观莫高窟,我们无法得知他的感受,但是我想敦煌的美势必会带给他深深地震撼。还有大学经济学教授,现在从事文化产业相关的业务,来敦煌是为了实地考察“一带一路”政策的情况,寻求相关的合作。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也许怀着不同的目的来到敦煌,在这里将会充分享受到灵魂的充盈与自由。除了游客之外,我们还采访了莫高窟的讲解员,咨询了一些关于壁画保护的问题以及现今洞窟的开放情况,讲解员的工作日复一日,难免会有枯燥的时候,她说是对敦煌的热爱让她选择留在这里。

 

敦煌莫高窟流淌千年的梵音

干涸已久的宕河边,莫高窟群静静地依附在黄土大地上,经过千百年来时间的冲刷洗礼,至今仍保存492窟、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15尊。其中壁画构图宏伟多变,用色浓艳繁复,线条细密流畅,具有惊人的艺术感染力。当你站在敦煌的某一个石窟中,顺着手电的微弱光线,看着眼前一面面布满壁画的土墙,不禁会沉浸在前人的理想和境界中,千百年来,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塑造出对明天的向往,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渴望,期待在佛教无欲无求的超脱境界中,寻找人性的真挚和美好。

 

但是壁画的保护工作还面临很多问题,如颜料氧化、墙体脱落,一些游客保护意识薄弱,在洞窟内使用灯光等,需要大家提高保护意识,只有把保护高度上升到全社会,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另外需要投入更多的科技力量,运用科技的手段让文物长久的保存下去。运用现代科技保护文物,实现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目标,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我们认为在洞窟数量的展示方面,可以多展示一些比较珍贵的,平时很难开放的洞窟,另外也可以在电影中加入一些敦煌学的研究内容,以吸引更多的人去了解,去保护。

通过此次实地考察,我们感受到了穿梭千年的壁画魅力,了解到了文物保护目前存在的问题,明白了我们身上承担的历史重任,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敦煌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对敦煌来说,连接东西方的“一带一路”正在成为它贯通历史与未来的桥梁。